先把我弄睡著,好不好
- 作者 alinggo
最近小咕子會講越來越多的人話,而不再是外星語。
為了一邊照顧寶寶,一邊整理數不清積欠的文字,我把孩子的遊戲區跟我的書房二合一,因而我們時常在同一個空間「鬼混」。
有時一忙起來,我會拒絕他們弄亂我的工作區,我曾這樣拒絕小咕子。我說:
「小咕子,你不要鬧我好不好,媽媽在上班,你不要鬧。」
正試著往我身上爬的小咕子一邊奮力地把我當山爬,一邊試圖更正我:
「馬麻,不是在『上班』,是在『工作』啦。
太陽打從西邊出來
- 作者 wentai
平常白天小咕子是不輕易睡覺的,除非出去玩得很累。即使不睡午覺,也會撐到晚上十一、二點才願意睡覺。這是三不政策中的「不睡覺」,不過也會有例外的時候。
幾天前,也沒出去玩,時間還沒到中午,小咕子午餐不吃就一直吵著要睡覺,上床後沒多久也就睡著了。誇張說這叫太陽打從西邊出來,實際上則是她發燒了。不過小咕子很強,第一天自己睡一睡,第二天鼻涕流一流,也就差不多好了。反正她不吃藥,看醫生也沒用。
三不還有一個當然就是不吃藥,這很難有例外,除非騙她於不知不覺中。因為平常小咕子有在吃一些羊乳片、維他命C等「糖果」,這回她發燒,我拿一顆小兒普拿疼混在這些「糖果」給她,她先是不疑有他地吃了,不過吃後表情怪怪的,可能開始懷疑起來。晚上再給她吃時就花了幾倍的時間才讓她吃下去,這可能因為這小兒普拿疼還不是很難吃,不然她若不吃,真的也拿她沒辦法。
最後的三不之一是不回家。每當開車出去要回家時,車子開到離家約一公里前的黃昏市場,小咕子就知道這是回家的路,然後就會吵著不要回家。這就叫做「生活在他方」,真正美好的生活總是不在這裡,也不會是在家。不過這次過年回宜蘭,因害怕某個房間或某些陌生事物,她會想家,會想過年前和媽媽將前門用松果裝飾的這個家,會說要回去「松果的家」,這,也算是她人生的一種體悟吧!總覺得她似乎漸漸成熟、懂事。
不過關於這三不,弟弟小牧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,且待下回分解。
不要欺負小飛象好不好?
- 作者 alinggo
「媽媽,你抱我下來好不好?」我在遊戲房陪牧牧微微,小咕子已經坐在餐桌前等待美食。他突然想找我幫忙下來玩。但他自己會下來,卻要靠我。我不想過去,我回答:「不好。」因為我就要過去吃飯了。然後,小咕子的聲音高亢地回我說:「大象媽媽,你不要欺負小飛象好不好?」
我一聽,笑了。他把小飛象的劇情搬到現實生活,還搬得挺不錯。接著,爸爸從廚房端出一盤剛熱炒的青菜,菜上桌了。小咕子已經不想下來了,望著熱騰騰的青菜,小咕子說:「毛毛蟲吃樹葉了!」
這句話出自好餓的毛毛蟲不是嗎?看來兩歲十個月就是已經可以準確分辨關係、情境的年紀。這段時間,他時常妙語如珠,惹得我忍不住每天都想抱他親他,還要說 很多很多變,「小咕子,我好愛你喔。」昨天,我們一家四口在車上,小咕子突然對我說:「媽媽,我好愛你喔。」我聽了有點愣住,也很開心,正在開車的爸爸反 應很快地接著說:「小咕子,我好愛你喔。」小咕子接得很順地說:「嗯。」還裝了一種表情。
此時,小咕子一個人在餐桌上吃飯,開始覺得不有趣了,他大聲地叫道:「alinggo媽媽,吃飯!」喔,這句話出自wii的企鵝吃魚的遊戲,從那時起,有 個人叫做企鵝爸爸、企鵝媽媽,最近他跟我在部落裡的「馬佛樂寶閱讀營」時,發現許多人叫我「alinggo老師」,所以自己結合起來,開始叫我 「alinggo媽媽」。
「alinggo媽媽,吃飯!」那,我就先去吃飯了喔。
媽媽我驚
- 作者 alinggo
這個寒假一開始五天,我們十四個人在西富國小舉辦馬佛樂寶閱讀營,第二天開始我帶兩歲十個月的小咕子一起參加。
小咕子依照慣例,看見辦公室門口的原住民四面木板柱子會害怕得不得了,理由是「我驚很大的阿姨、我驚弟弟」。但除此之外,他在小學與小哥哥小姊姊們相處得非常愉快,回家時還會記得翹翹板跟盪鞦韆,還有對他好的小哥哥姊姊們。
可是一起床,還是會說,媽媽我驚弟弟、阿姨。所以我決定請學校老師幫忙,移除辦公室前的約兩人高的巨大人像。同行的表哥翔翔念小四,聽說人像要移除的原因是小姑子害怕,他標示太驚訝了。(為什麼小姑子這麼偉大)我問小姑子,大弟弟很可愛啊,為什麼驚驚。
他說了一句話很像真的是聽得懂我的問句似的,回答道:「大弟弟生氣了,快要哭了。」原來如此。
活動第三天人像移除了,小咕子果然開心了一整天,進進出出辦公是不在害怕。但到了下午,居然又開始說,媽媽我驚。這次他害怕的東西換成辦公室外頭海報上的細菌。海報上,細菌長得很可愛啊,圓咚咚的,牙齒尖尖的,眼光不懷善意,好吧,於是我們又把海報取下。
第四天,他害怕連通教室裡螢幕上的小人兒,尤其在玩得疲憊的時候,自己會樹立很多的害怕。山洞、影片、國中生哥哥等。
但對於陌生人他顯然已經不那麼怕生了,今天校長媽媽牽他手他很開心,會長抱他他也沒有怕生的回應。這些都算是世面看得多了些的反應吧。
明日營隊即將結束,我掛著疲憊的身軀,勉勵為他紀錄一下子吧。
這不是河馬,這是芝麻。
- 作者 wentai
希絜的許多東西都不能讓弟弟碰,即使要睡覺也必須將這些玩具與書放高高的才能安心去睡覺。弟弟就算坐著不動對她來說也是一個大威脅。
她雖然喜歡看影片,但每部影片都有讓她害怕的東西,鱷魚、鯊魚、阿伯、阿姨、阿嬤、皇冠、砲車⋯反正就是每部都會怕至少一個東西,連巧虎卡通都是如此,而且害怕的東西越來越多,一直持續增加中,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。
她現在很喜歡說「好不好」與「對不對」。有一天她跑來對我說:「爸爸,我愛你。」等我的讚美之後她繼續說:「你給我吃一顆巧克力好不好?」原來是有目的的。 有時候在她不乖我說要打她屁股時,她會說:「爸爸你不要打我屁股好不好?」還有一次吃韓國麵包(芝麻很多的那種),我故意和他玩說:「哇!好多河馬喔!」 沒想到她居然說:「這不是河馬,這是芝麻。」所以她終於搞懂芝麻和河馬的分別了。
我甚至曾經聽她對我說:「好糗喔! 」不知從哪兒學來的。
她偶爾會自己玩,邊玩或看書邊自言自語。以下是我在電腦前記下的她邊看書的邊說的詞語,當然會有一些落失:
他亂丟玩具,爸爸丫,媽媽丫,他下去找老鼠爸爸、老鼠媽媽,弟弟你怎麼在躲起來的,躲在前面,爸爸我們去躲起來好不好?躲在山洞裡面好不好?貓咪,今天丫,要去找項鍊。
明天你要吃一個尾巴,今天不行丫,貓咪你不要吃老鼠的尾巴好不好?
有點無厘頭,有些是原本就這樣講,有些是因我來不及記。下次應該要用錄音的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