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 士基當然認為911是件殘酷暴行,「但之所以可算是歷史事件,並非因為暴行的規模或性質,而是因為受害者的身分。回顧過去數百年的歷史,帝國主義國家基本 上不曾受過暴行攻擊。歷史上有許多暴行,但都發生在其他地區,而九一一是首度改變。」換句話說,美國(或以前的日本、英國)在別個國家犯下類似規模的暴行 都不算數,「我們的傷亡才算數」。就像美伊戰爭的時候,媒體(台灣媒體外電來源大都是歐美)不斷報導美軍的傷亡,一個、兩個算得清清楚楚,但誰在乎正確的 伊拉克軍民的死傷?也許幾千人,幾萬人,幾十萬人,誰在乎?他們不過是「物」,「我們的傷亡才算數」!他們啊,套一句知名哲學家黑格爾(G. W. F. Hegel)的話:「不過是物,物的生命是沒有價值的。」
以前我們讀歷史,那時還是反共抗俄的時代,會讀到聯合國的決議大都被蘇聯 否決,蘇聯於是成為「世界和平的破壞者」。杭士基拿出聯合國否決權資料顯示,只有在美國可以掌握聯合國的四、五○年代時期,蘇聯的否決權較多,因為美國太 強了,只好用否決權抵抗美國。但在五○年代,當美國再也無法完全掌控聯合國後,否決權的運用就遙遙領先,其次是英國,再其次是法國,蘇聯只排名第四。證據 顯示,許多世界和平計畫都因美國的反對而告終,但是真相沒有人(尤指美國人)相信。
還有就是美援與暴行的相關(狼狽為奸)。數據顯示,美 援越多的地區(中美洲、以色列、土耳其、還包括之前的伊拉克)暴行越多,人權情況也越糟。但是美國所犯的或支持的暴行不算暴行,凡是「我們」施加於人的, 就是對抗恐怖主義之戰或正義之師,是以文明澤被蠻族的行動,何罪之有?所以美國人很難想像,「我們這麼好,為什麼他們要恨我們?」
扯遠了,只是想再次琢磨:人們到底是相信自己看到的(Seeing is believing.),還是只看到自己相信的呢(Believing is seeing)?
美國的民主?
- 作者 stephane